yìn zhèng

拼音
yìn zhèng
注音
ㄧㄣˋ ㄓㄥˋ
词性
动词
繁体
印證
近义词
证明 见证 确证 表明
反义词
编造

印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印证yìn zhèng

  1. 证明与事实相符合。

    corroborate; confirm;

  2. 肯定或肯定事实,证明是真的。

    verify;

引证解释

  1. 亦作“印正”。亦作“印政”。

  2. 谓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復数十年,无原本印证,此书(《水滸传》)将永废矣。”
    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尧、舜、子之 之禪让 汤、武、楚项 之放伐 周公、莽、操 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
    清•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然则汝意云何?试言之不妨互为印政。”
    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而惟 钱籜石 ……五君先后从事最久遂开 乾隆 已后诸儒以金石之学印证经史一派。”
    胡适 《<水浒传>后考》:“这个结论也和我的《<水浒传>考证》的结论相同。这种不约而同的印证使我非常高兴。”

  3. 谓认可。

    清•魏源 《圣武记》卷五:“其大剌麻学道能转世者则 达赖、班禪 印证之,得为胡土克图。”

  4. 指印花税票。参见“印花”。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有书出版最好是两面订立合同再由作者付给印证,帖在每本书上。”

国语辞典

印证yìn zhèng

  1. 互相证明。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将经文大书下面采诸经子史的话印证教子弟们自幼习学。」

网络解释

印证

所谓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复数十年,无原本印证,此书(《水浒传》)将永废矣。”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尧、舜、子之之禅让,汤、武、楚项之放伐,周公、王莽、曹操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

印证的字义分解

  • 印 [ yìn ] 1. 图章,戳记。 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 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 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 彼此符合。 印证。心心相印。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 印象。 6. 姓。

  • 证 [ zhèng ]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 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印证造句

1、太平湖只有十年的历史,但却印证了人性从美好走向邪恶的无情与无奈,就像当年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一样,让人惊谔,令人猝不及防。

2、叶灶琴,男,90年七月生,好写作,性平淡,迄今一无所成,现将点滴心得汇集成卷,印证天道。

3、根据测量,盾牌高70厘米,宽50厘米,其尺寸恰好是秦始皇陵铜车马上发现铜盾的两倍,刚好印证了之前对秦军使用盾牌大小的推测。

4、‘贤弟,闲来无事,未若测测这瞽者如何?’李淳风应道:‘正是,闲着也是无趣,上次折戟,深以为耻,这回拿此人印证一番也好。

5、诗谶是以谶验为媒介,将诗歌作品与诗人命运相结合以达到互相印证之目的的一种诗歌阐释方法。

6、并通过清华大学、吉林大学、韩国INHa大学科研成果印证后,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最美丽的“佛音”之果。

7、世界杯21世纪最大魔咒,破不了世界杯第7比赛日,卫冕冠军西班牙0比2不敌智利,意外出局,印证了世界杯21世纪最大魔咒尚无法打破。

8、陆涛微微点头,深深吸了一口气,站开双腿,抬肩握拳,开始印证着金色小人的动作,缓缓地将伏虎锻骨拳施展而出。

9、相较于苏贞昌的困境,蔡英文阻力小很多,民进党前*席许信良也认定,蔡英文囊括新北市100万票诚属不易,印证她有能力为民进党开拓新票源。

10、像是印证了它的话,周围呼啦啦的晃出来三十多名玩家,抱着膀子斜头歪脑的笑着。

印证的相关词语

【印证】的常见问题

  1. 印证的拼音是什么?印证怎么读?

    答:印证的拼音是:yìn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印证的发音。

  2. 印证是什么意思?

    答:印证的意思是:互相证明。

  3. 印证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印证的近义词是:证明 见证 确证 表明

  4. 印证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印证的反义词是:编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