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ěng zhī

拼音
děng zhī
注音
ㄉㄥˇ ㄓ

等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等之děng zhī

  1. 同等;等同于。

引证解释

  1. 同等;等同于。

    汉•王充 《论衡·幸偶》:“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銛。同之木也,或梁於宫,或柱於桥。”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
    清•叶廷琯 《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 柳姬 欲 瞿 回礼与正室 陈夫人 同而 瞿 等之孺飴之生母。”

网络解释

等之

děng zhī ㄉㄥˇ ㄓㄧ

等之

同等;等同于。 汉 王充《论衡·幸偶》:“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銛。同之木也,或梁於宫,或柱於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 清 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 柳姬 欲 瞿 回礼与正室 陈夫人 同而 瞿 等之孺饴之生母。”

等之的字义分解

  • 等 [ děng ] 1.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2.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 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 3.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 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4. 特指台阶的级。 5. 种,类。 这等事。 6.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 我等。尔等。 7.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 北京、上海等地。 8. 候,待。 等候。等待。 9. 待到。 等我写完。 10. 同“戥”。

  •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

等之造句

1、然而,历来有关荀子之研究多著眼于其心、性、天、礼等之探讨,而疏于抉发其名学之义蕴。

2、mTD设备是象闪存芯片、小型闪存卡、记忆棒等之类的设备,它们在嵌入式设备中的使用正在不断增长。

3、坚信不疑的信念,都要实际去体验。理论则等之后躺在床上再想也还不迟。吉川英治

4、我们还要在班级宣传栏或展览栏上,多贴一些遵守交通、不乱闯红灯等之类的警告语,让同学们更好的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学校了也可以请来警察叔叔,给同学门上关于交通的课,使同学们更好的知道交通对人类的帮助……

5、最近一直在看山下智久的日记,整一个日本国超红的大明星天天写的都是一些吃喝拉撒工作学习等之类平常人做的平常的小事。

6、台北的天职是加速造就历史,不是保持现蹟。喜好究讲历史之人,当最能赏识这个城市。且看它供给书文、谈说、相片等等之物迟早多于我人眼睛当下见著的每日流转景态。舒国治

7、这魏晋名士多美男子,风流潇洒,那贾谧、潘安等之流貌美如女子,七分是天生,恐怕还有三分是后天**吃出来的。

8、自由平等之理,在欧美各国,虽五尺童子亦莫不知之。

9、字于尔等之要求,则国家等于灭亡;盖余为代表中华民国四万万人之人格,如余为部下威力所屈,临难求免,则余之人格扫地,即等于中华民族之人格扫地以尽。

10、故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俾随宜而自便焉。

等之的相关词语

【等之】的常见问题

  1. 等之的拼音是什么?等之怎么读?

    答:等之的拼音是:děng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等之的发音。

  2. 等之是什么意思?

    答:等之的意思是:同等;等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