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拼音
má huáng
注音
ㄇㄚˊ ㄏㄨㄤˊ
词性
名词
繁体
麻黃

麻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麻黄má huáng

  1. 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2b61445a2>麻黄素的原料。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引证解释

  1. 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

    《神农本草经》卷二:“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沙龙。”

  2. 北宋•末 南宋•初两 浙 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宋•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其魁谓之魔王,为之佐者,谓之魔翁、魔母……俗误以魔为麻,谓其魁为麻黄,或云易魔王之称也。”

国语辞典

麻黄má huáng

  1. 植物名。麻黄麻黄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高二、三尺状似木贼,茎上有节,节上生叶叶小如鳞片,夏日开花茎可入药,含有麻黄素等生物碱。

网络解释

麻黄麻黄麻黄属植物)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买麻藤纲、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别名:草麻黄麻黄,拉丁文名:Ephedra sinica Stapf,麻黄科、麻黄属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麻黄绒。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因为味道和颜色得名《本草纲目》说:“其味麻,其色黄”)。

麻黄的字义分解

  • 麻 [ má ]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 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 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 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 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 麻雀。麻蝇。 7. 喻纷乱。 麻乱。麻沸。 8. 姓。

  •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 5. 姓。

麻黄造句

1、麻黄素滴鼻液在缓解鼻塞时可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2、目的研制硫酸伪麻黄碱缓释片并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3、医药工业用于制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麻黄素。

4、为此,中国已于去年对易制毒化学品黄樟油、二氢黄樟素、三氯甲烷和去甲麻黄碱实行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5、而随着境内外对制毒原料需求不断扩大,易制毒化学品流失问题突出,麻黄碱、羟亚胺、邻酮等制毒原料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6、小客人们在“市花园”和全国各个省会城市的市花打过招呼,又到“百卉园”近距离欣赏高大的墨西哥落羽杉、毛茸茸的木麻黄

7、医生随后清查了患者所服药物,发现患者是在自己家附近按方抓药,药店把10克麻黄根错配成10克山豆根。

8、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广泛分布以白梭梭、梭梭、苦艾蒿、白蒿、蛇麻黄、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

9、北京同仁堂的连翘败毒丸正是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的祛火良药,其主要成分是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大黄、黄连、黄芩、麻黄、防风、赤芍、甘草等19味中药。

10、该工作人员称,对仍存的含麻黄碱感冒药都采用闭架管理,锁在柜子里,尽量推荐中成药替代。

麻黄的相关词语

【麻黄】的常见问题

  1. 麻黄的拼音是什么?麻黄怎么读?

    答:麻黄的拼音是:má huáng
    点击 图标播放麻黄的发音。

  2. 麻黄是什么意思?

    答:麻黄的意思是:植物名。麻黄科麻黄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高二、三尺,状似木贼,茎上有节,节上生叶,叶小如鳞片,夏日开花,茎可入药,含有麻黄素等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