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辈份”。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
2、“饮咂酒”程序由“司酒”者主持,并担任在人们按照辈份长幼进入场地饮酒过程中,将木桶中的热水不断添入酒瓮等职责。
3、卧冰求鲤那是对父母的孝心,可别弄乱了辈份,这样吧,过几天,我带你去参加个小活动,到时候可要赏脸啊。
4、徐家的名字都是按辈份来的,传灯以前叫汉英,小时候痞,我送他去了湛山寺,是那里的和尚给他起的法号,后来再也没改。
5、所谓昭穆,是指宗庙或墓地的辈份顺序和排列,伦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伦常次序,一般是指家族中的长幼辈分。
6、”对于辈份较晚的陈寅恪也表示钦佩,告诫研究生选题切忌空泛过大,“与其大而难成,孰若其小而能精。
7、4、廖姓字行辈份排列规整,读之肃然。
8、李景隆之父为李文忠,是明太祖的外甥,与燕王为姑表兄弟,李景隆算起来与建文帝同辈份,此人根本是个纨袴子弟,只会空读兵书,从不曾领兵。
9、杨武是杨万忠唯一的孙子,却比杨万里的曾孙杨勇还要小上许多,与这些发小在一起从不按辈份来叫,以年龄来论。
10、再者,士子既为国朝根基,朝政有失自然要犯言直谏,此乃我辈份内之事,不是什么‘瞎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