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钉螺在河道中的输移规律,对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十分重要.
2、气候变暖还缩短了钉螺和血吸虫完成辈分转换的周期,导致其密度增加。
3、中层取水是防止钉螺通过涵闸引水扩散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在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疫区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目前我国在钉螺致死低温方面的实验室的数据较缺乏.
5、目的:了解钉螺体表经茶树籽浸液作用后的损害状况。
6、研究在覆盖乌桕叶和林下间种等胁迫条件下,钉螺体内蛋白质组分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7、在已消灭地区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监测点未发现新病例及阳性钉螺。
8、实验室实验说明,某些介形虫是肉食的,它们是血吸虫病媒体钉螺的有效杀灭者。
9、目的获得西昌市钉螺的生态数据,并评价采用标记重捕技术研究钉螺生态的可行性。
10、据专家介绍,成都地区常见的螺类除细钻螺(菜螺)外,还有管螺、泥泞拟钉螺(小黑螺)、豆螺、扁卷螺等,由于它们都是螺旋状,很容易被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