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dài

拼音
yǐ lǐ xiāng dài
注音
ㄧˇ ㄌㄧˇ ㄒㄧㄤ ㄉㄞˋ
词性
成语
繁体
以禮相待
近义词
礼尚往来 以直报怨
反义词
目中无人 盛气凌人 以怨报德 趾高气扬

以礼相待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礼相待yǐ lǐ xiāng dài

  1. 用应有的礼节加以接待。

引证解释

  1. 用应有的礼节加以接待。

    《水浒传》第八九回:“赵枢密 留住 褚坚以礼相待。”
    《人民日报》1965.7.28:“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

国语辞典

以礼相待yǐ lǐ xiāng dài

  1. 用尊敬、礼貌的态度相对待。

    如:「无论贫富贵贱她对上门购物的顾客莫不以礼相待所以生意特别兴隆。」

以礼相待的字义分解

  • 以 [ yǐ ] 1. 用,拿,把,将。 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 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 因为。 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在,于(指时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 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 梦寐以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 以前。以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可以。得以。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 不以急乎? 11. 及,连及。 富以其邻。

  • 礼 [ lǐ ]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婚礼。丧(sāng)礼。典礼。 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礼物。礼金。献礼。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 相 [ xiāng ]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 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 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 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相 [ xiàng ] 1. 容貌,样子。 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 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 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 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 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 待 [ dài ] 1. 等,等候。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 dāi ] 1. 停留,逗留,迟延。 你待一会儿再走。

以礼相待造句

1、小青对每位客人都以礼相待,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2、今日姐姐大婚,在此良辰吉日,亲朋好友都以礼相待,欢聚一堂。

3、全体职员接受训练,以便在任何时候对顾客都以礼相待

4、继续以礼相待,毕竟"雷公不打笑面虎"。

5、主意打定,赵王于是命人大张筵席,柬邀秦罗敷前来赴宴,秦罗敷如约而来,赵王以礼相待,酒过三巡,菜经五味,赵王开怀畅饮,已有五分酒意,逐渐话语有些模模糊糊。

6、夏铭焉呆如木鸡,幡然想到桐城武家与这三人有如此深仇大恨,武青云非但不责怪她处处刁难,反而谦恭忍让,以礼相待

7、“礼之用,和为贵”,为国以礼,礼让为国,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都需要以礼相待

8、就像三国时,虽然蜀魏交战厮杀得你死我活,但关羽战败时,曹操却对他以礼相待,有情有义。

9、对前来我国旅游的外国客人,我们要热情友好、以礼相待

10、他们来后,我们要以以礼相待,讲出我们不同意合作的几点理由。

以礼相待的相关词语

【以礼相待】的常见问题

  1. 以礼相待的拼音是什么?以礼相待怎么读?

    答:以礼相待的拼音是:yǐ lǐ xiāng dài
    点击 图标播放以礼相待的发音。

  2. 以礼相待是什么意思?

    答:以礼相待的意思是:用尊敬、礼貌的态度相对待。

  3. 以礼相待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以礼相待的近义词是:礼尚往来 以直报怨

  4. 以礼相待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以礼相待的反义词是:目中无人 盛气凌人 以怨报德 趾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