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 jì
注音
ㄉㄚˋ ㄐㄧˋ

大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祭dà jì

  1. 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引证解释

  1. 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周礼·天官·酒正》:“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
    郑玄 注:“大祭天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
    《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
    郑玄 注:“禘祫及大丧陈之以华国也。”
    《尔雅·释天》:“禘大祭也。”
    郭璞 注:“五年一大祭。”

国语辞典

大祭dà jì

  1. 皇帝死后七七日所举行的哀悼及祭拜仪式。

    《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大祭:皇帝薨后七七日谓之终七应行大祭之礼。」

网络解释

大祭

大祭是汉语词汇,拼音dà jì,指古代重大祭祀。

大祭的字义分解

  •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祭 [ jì ]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 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 祭起一件法宝。 祭 [ zhài ] 1. 姓。

大祭造句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彼得在下边院子里,来了大祭司的一个使女。

3、徒二四1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总督控告保罗。

4、做好大祭司和少祭祀不止要武功绝顶,还要琴棋书画,能歌善舞,刺绣等反正只要是可以学的必须学,不止要学,还要做到优秀,不,是优佳,反正是最好的就对了。

5、此刻一颗鲜血淋漓且正在不止跳动的心脏正在大祭司手中。

6、可偏偏他心性坚毅,被村中大长老赏识,与其奶奶大祭司力排众议,为凌取得了无限制在书祠阅书的特权。

7、c、耶稣作更美之约的大祭司更新律法,废了原来无益条例仪文律。

8、尊敬的大祭司,我们的神为什么要给我们这样的谕示呢?

9、此事过后,贝尔作为伊西丝神殿的荣誉大祭司、埃居神术议会元老的一切记录都被销毁了,禁止任何人再提起。

10、哀戚之意,如临亲丧;肃敬之心,如承大祭,庶为近之。

大祭的相关词语

【大祭】的常见问题

  1. 大祭的拼音是什么?大祭怎么读?

    答:大祭的拼音是:dà jì
    点击 图标播放大祭的发音。

  2. 大祭是什么意思?

    答:大祭的意思是:皇帝死后七七日所举行的哀悼及祭拜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