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括到前线后,只是依照兵书,就放弃了廉颇的军事计划。
2、就“下宫之难”而言,赵庄姬诬告赵同、赵括谋乱是导赵氏族诛的直接原因。
3、赵括有其父赵奢之风,治军严整,深念君恩,可以信赖。
4、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军中将领皆尊称赵括为马服子,子在当时是敬称,如老子、孔子、庄子等,并非因马服君赵奢之子得名。
5、如果赵孝成王因为赵括军事理论家和辩论高手的名声就重用他当将军,就好像把瑟的弦柱用胶粘住然后弹奏一样,是无法适应变化的形势需要的。
6、正因为“知行合一”难,才有战争史上著名的赵括纸上谈兵,覆军杀将;马谡败走街亭,功亏一篑。
7、战国时赵括“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魏晋时仕官“清谈玄论”导致五胡乱华,晋室被迫东迁,天下顿时大乱。
8、但是,切记一点,销售是活的,你不能照搬我这手稿上的内容,否则可能会成为那纸上谈兵的赵括,销售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甚至是因物因人制宜。
9、来这儿之前不过只是军科院的一个小小的中校研究员,一没带过兵,二没打过仗,就算学识多了点那也只能算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已。
10、但当时名将乐毅认为,赵国有能力指挥赵秦决战的只有四人,即他本人、田单、李牧和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