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描写“名山”的词语

共 90 条词语

名山词语列表
  • 藏诸名山

    cáng zhū míng shān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极俱价值,能流传后世。参见「藏之名山」条。[查看详情]

  • 洞天福地

    dòng tiān fú dì

    神仙所住的地方。比喻名山胜境。元·邓玉宾〈端正好·俺便似画图中套·朝元三煞〉:「五岳十洲,洞天福地。」明·无名氏也作「福地洞天」。[查看详情]

  • 普陀

    pǔ tuó

    普陀山的简称。参见「普陀山」条。[查看详情]

  • 洞灵宫

    dòng líng gōng

    衡山洞灵宫,道教名山古迹。[查看详情]

  • 藏之名山

    cáng zhī míng shān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极俱价值,能流传后世。唐·刘知几〈上萧至忠书论史〉:「古之国史,皆出自一家,如鲁、汉之丘明、子长,晋、齐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之名山。」也作「藏诸名山」。[查看详情]

  • 絶业

    jué yè

    ①.中断的事业。②.有非凡成就的事业或学业。③.指无后嗣继承的产业。[查看详情]

  • 郁律

    yù lǜ

    ①.烟气上腾的样子。②.形容雷声低沉阻滞的样子。③.深峻险曲的样子。[查看详情]

  • 三洞

    sān dòng

    ①.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签》卷六引《道门大论》。②.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查看详情]

  • 耸峭

    sǒng qiào

    高耸陡峭。[查看详情]

  • 巫山

    wū shān

    ①.战国时楚怀王、襄王并传有游高唐、梦巫山神女荐寝事。见也作「高唐」、「阳台」、「云雨」。②.山名:(1)​ 位于四川省巫山县东,为巴山山脉的高峰,有十二峰,为川鄂的界山,长江贯穿其间,形成巫峡。(2)​ 位于山东省肥城县西北六十里。③.县名。位于四川省的东边,与湖北省交界,巫山十二峰西北,南濒长江北岸,西邻奉节。东部有大宁河,滨河有神女庙。[查看详情]

  • 出米洞

    chū mǐ dòng

    广东肇庆集名山秀水奇洞于一地,名胜古迹璀璨夺目。[查看详情]

  • 名山胜水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见“名山胜川”。[查看详情]

  • 马缨丹

    mă yīng dān

    植物名。马鞭草科马缨丹属,常绿灌木。茎、叶具有刺激性恶臭。叶对生,阔卵形,先端锐,头状花序呈繖房状,花冠初呈黄色、淡红及紫红。核果球形,内质光滑。一般供观赏,亦可入药。[查看详情]

  • 岳镇

    yuè zhèn

    亦作“岳镇”。指封疆大吏。指四岳等名山。[查看详情]

  • 点涴

    diăn wò

    犹点污。[查看详情]

  • 五台

    wǔ tái

    山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查看详情]

  • 遐方绝域

    xiá fāng jué yù

    边远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也作「遐方绝壤」。[查看详情]

  • 枕嵓漱流

    zhěn yán shù liú

    ①.同“枕石漱流”。②.嵓,“岩”的古字。[查看详情]

  • 武当山

    wǔ dāng shān

    山名。位于湖北省均县南一百里,为大巴山北脉,最高峰称「天柱峰」。昔真武尝修道于此,明永乐中尊真武为帝,故称此山为「泰岳」。晋谢允尝弃罗邑宰隐修于此,自称谢罗,因此又称为「谢罗山」。[查看详情]

  • 朝山

    cháo shān

    ①.到名山寺庙或偏远庙宇烧香拜佛。②.以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方式巡礼寺院或道场。[查看详情]

  • 天柱峰

    tiān zhù fēng

    武当山、武夷山、天柱山、雁荡山、衡山等名山的主峰。[查看详情]

  • 陂海

    bēi hăi

    泛指江湖河海。[查看详情]

  • 名山事业

    míng shān shì yè

    比喻不朽的著述。[查看详情]

  • 独阜寺

    dú fù sì

    距离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约50里的小池镇红旗村境内有一座名山,叫独阜山。[查看详情]

  • 云台

    yún tái

    ①.高耸入云的台阁。②.汉宫中高台名。汉光武帝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③.汉宫中高台名。汉明帝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邓禹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④.山名。在陕西省华阴县境。即西岳华山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⑤.山名。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接阆中县界。一名天柱山。⑥.山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郁洲,明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⑦.道观名。[查看详情]

  • 名山

    míng shān

    有名的山。[查看详情]

  • 三十六洞天

    sān shí liù dòng tiān

    道家称神仙居住人间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查看详情]

  • 藏茗山

    cáng míng shān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两千多年前,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其毕生的智慧和毅力写成伟大著作《史记》。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使中华文明得以彪炳千秋,发扬光大…。“藏茗山”故此得名,意指崴山藏香韵,好茶可传世![查看详情]

  • 大围

    dà wéi

    ①.山名,在今湖南浏阳县东北。道教所称人间神仙居住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之一。②.指光环较大的月晕。[查看详情]

  • 曹南山

    cáo nán shān

    古曹国境内之名山,因处曹国之南得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