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6字词语
共 367 条词语
-
清末创办的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的师范学校。初级培养小学堂教员,修业五年。附设简易科,修业一年或半年。优级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与管理员,修业公共科一年,本科三年。辛亥革命后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查看详情]
-
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央。1977年9月9日建成。平面呈正方形,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外观为两层,内分三层:地面层为瞻仰厅(有毛泽东水晶棺)、北大厅(有毛泽东石雕坐像)、南大厅和休息室等;二层为陈列厅;地下室为机电设备、储藏室、办公用房等。[查看详情]
-
全称“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杯比赛”。国际足球联合会举办。始于1930年。每四年举行一次。业余或职业运动员均可参加。每届预赛、复赛、决赛历时三年,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足球赛。奖杯流动,一个队先后三次夺冠者,即永久占有奖杯。1970年后废除永久占有制。[查看详情]
-
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斗志。[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贞洁女子不再嫁。语出也作「一马不被双鞍」、「一马不跨两鞍」。[查看详情]
-
同“三折肱为良医”。[查看详情]
-
孔子在齐国听得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论语·述而》。比喻专心一意,全神贯注。[查看详情]
-
亦称“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不可避免地发生质变,使旧质消灭,新质产生,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发生新的量变过程,这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转化。量变和质变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无限过程。[查看详情]
-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跟本国的封建统治势力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在旧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查看详情]
-
印度洋凹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湾。沿岸干燥荒凉,多石灰岩悬崖。以多风暴著称。[查看详情]
-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查看详情]
-
见“牛头不对马嘴”。[查看详情]
-
现代宇宙演化论的一种学说。认为宇宙的演化过程如同一次巨大的爆炸。由此,宇宙物质不断膨胀,从热到冷,其密度从密到疏地演化。该学说于195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等提出。后得到谱线红移、微波背景辐射等一些天文新发现的有力支持。但仍难解释星系的起源。[查看详情]
-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措:筹划,安排。形容没有主意,不知怎么办才好。[查看详情]
-
比喻越过中间环节,将事情一直贯彻到下层或做到底。[查看详情]
-
巧言:好听而虚伪的话。比喻假言假语不如有话直说。[查看详情]
-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查看详情]
-
新兴的混合运动项目之一。包括游泳、自行车和马拉松三项。要求在一天之内按顺序完成,其中游泳赛程3.8公里,自行车赛程179.2公里,马拉松42.195公里。对体力要求极高,故名。[查看详情]
-
见“吃不了兜着走”。[查看详情]
-
对一个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述,为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提供依据。内容有:(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现状和潜力;(2)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及相互结合的状况;(3)自然条件对各生产部门的有利及不利因素;(4)提出区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步骤。[查看详情]
-
一同生死,一同经历磨难。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查看详情]
-
油画。俄国列宾作于1870-1873年。描绘一队衣着破烂、疲惫不堪的纤夫拉着货船,以沉重的步子,缓缓地行进在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画中人物形象各异,气质、性格和生活阅历迥然不同,画家以写实手法赋予他们生命的活力,从而使作品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查看详情]
-
中国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民族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51年。设有汉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语文、民族学、历史等系以及研究生部等。[查看详情]
-
外交用语。也称“不可接受的人”。一国对别国派驻或将派驻的外交官表示不满和不能接受,常以“不受欢迎的人”为由,要求派遣国收回任命或召回该外交官。[查看详情]
-
中国在平原地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在全国九百多个平原、半平原和部分平原县(市、旗)规划造林933万公顷,以保护全国40%以上耕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时间为1988-2000年。[查看详情]
-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查看详情]
-
鲁迅著。是作者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共十篇,内容起始于上古,下至汉代作家司马相如、司马迁。是富有开拓性的文学史著作,其中贯穿着反封建的批判精神。后编入《鲁迅全集》。[查看详情]
-
万人不能抵御。形容极其勇健。[查看详情]
-
比喻胆大包天。[查看详情]
-
不要过分欺负人。也作「赶人不得赶上」、「赶人不可赶上」。[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