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ăn ěr

拼音
yăn ěr
注音
ㄧㄢˇ ㄦˇ

掩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掩耳yăn ěr

  1. 捂住耳朵不听。

  2. 指不闻不问。

  3. 御寒护耳的用品。

引证解释

  1. 捂住耳朵不听。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 掩耳而走。”
    汉•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2. 指不闻不问。

    清•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3. 御寒护耳的用品。

    《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国语辞典

掩耳yăn ěr

  1. 摀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识傍观,犹却掩耳,况当之者乎?」

网络解释

掩耳 (汪苏泷演唱歌曲)

掩耳》是汪苏泷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弗斯特专辑中。

掩耳 (词语释义)

掩耳汉语词汇。

读作:yǎn ěr。

释义:为汉语中动宾词组,义为捂上耳朵,较早见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可申主为不闻不问。

掩耳的字义分解

  • 掩 [ yǎn ] 1. 遮蔽,遮盖。 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2. 关,合。 掩闭。掩门。掩卷。 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 掩了手。 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 掩杀。掩击。掩袭。

  • 耳 [ ěr ]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 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 木耳。银耳。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 耳房。鼎耳。 4. 听说。 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 想当然耳。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掩耳造句

1、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2、当地口口相传,这种蠕虫平日都会潜伏于戈壁黄沙之下,而当有游人路过时,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出猛咬一口,然后又伪装成齿线状的直肠来掩人耳目。

3、你不要再干掩耳盗铃的蠢事!

4、日本军国主义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了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5、这世上的一切事情,若你真要当它没有发生,它就可以在你意识中毫无意义地隐去,真切地如同没有发生。这是另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掩耳盗铃,若用一种优美的说法来讲,便是境由心生。

6、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姐姐发现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跑过来夺走我手中的苹果。

7、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8、大寒之时,我骑上“火狐”,跨越“新浪”,行如“电驴”,动似“猫扑”,游遍“天涯”海角,只为“搜狐”、“搜狗”,在“迅雷”不及掩耳之下,把你搜到,天气转寒,特送心意“围脖。

9、爱耳日,拜托双手“掩耳盗静”,噪音减轻;请求手机“保持耳距”,谨慎接听;特邀清水“亲密接耳”,清洁卫生;提醒朋友“爱护双耳”,还你轻松,爱耳日,祝你开心如意,耳聪目明。

10、注意:你的烦恼已经暴露,并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锁定,开心解压导弹已经启动,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向你发射。请面带微笑准备中弹!

掩耳的相关词语

【掩耳】的常见问题

  1. 掩耳的拼音是什么?掩耳怎么读?

    答:掩耳的拼音是:yăn ěr
    点击 图标播放掩耳的发音。

  2. 掩耳是什么意思?

    答:掩耳的意思是:摀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