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闻”的词语
共 91 条词语
-
①.知识;学问。②.指有学识。[查看详情]
-
谓闻知善言善行。语本《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查看详情]
-
①.听说;知道。②.见闻;知识。③.谓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语本《孟子·尽心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查看详情]
-
趁早;赶早。[查看详情]
-
听见就怕。[查看详情]
-
参与、干预。汉·王充也作「豫闻」、「与闻」。[查看详情]
-
唐、宋时朝廷宴请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席。宋时曾设宴于琼林苑,故也称为「琼林宴」。后泛指在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查看详情]
-
谓传布和称道。[查看详情]
-
比喻将人制服。[查看详情]
-
听到名声而思慕。[查看详情]
-
趁还活着未死。形容拼死、拼命。[查看详情]
-
听到别人讲的话,咬住自己的舌头;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出自《明史·盛寅传》。[查看详情]
-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查看详情]
-
听到消息。[查看详情]
-
中医用来诊断病情的方法。包括凭听觉从病人说话、呼吸、咳嗽等声音诊断和凭嗅觉分辨病人散发的气味或排泄物的气味。[查看详情]
-
语出《论语·公冶长》,本与闻一知十对比,谓听到一事只能推及两事。后多用以形容聪明而善类推。[查看详情]
-
听到一点消息就吓破胆。形容极度恐惧。[查看详情]
-
听到消息就马上行动。[查看详情]
-
闻一知十 wényī-zhīshí 听到事情的一端即知其全貌。比喻人聪明之甚,能举一反三[查看详情]
-
接受教诲。[查看详情]
-
见“闻鸡起舞”。[查看详情]
-
中国及外国都知道听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查看详情]
-
指闻鸡起舞的祖逖。比喻及时奋发的志士。[查看详情]
-
佛经开卷语。犹言如是我闻。意为“我听说这样”。[查看详情]
-
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秀经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查看详情]
-
①.《论语·述而》②.读解: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查看详情]
-
①.听到鸡叫。指黎明。②.见“闻鸡起舞”。[查看详情]
-
追求知识学问。[查看详情]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yánzhě wú zuì,wénzhě zú jiè 尽管意见不完全正确,提出批评的人并没有罪,被批评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大可以拿听到话来警惕自己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查看详情]
-
①.听到声音。②.听到消息。[查看详情]